当前位置

首页 > 美文欣赏 > “双减”之下: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记张中良名师工作室“研题导学”专场活动纪实

“双减”之下: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记张中良名师工作室“研题导学”专场活动纪实

时间:2022-5-4 阅读:420 作者:美文阅读网

张中良名师工作室是一群热爱教育,扎根一线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师团队。工作室学员9名,是一群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还是一群爱语文、爱学生、爱教育;有智慧、有思想、有梦想的语文教师。工作室以小学语文“三力课堂”研究为抓手,锻造、培植、磨砺教师的专业技能,打开教师的思维,规划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团队学员日渐成熟,除了研究课堂教学之外,钻研课题、撰写论文,笔耕不辍,对于学员们而言,已然常态化,工作室成员历年的成果越来越丰,成长迅速。此次,工作室围绕“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这一主题,通过三堂课例的形式为大家呈现研学的过程和师生成长的轨迹,分享了双减论文题目选题方法。

 

《蜘蛛开店》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店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出乎意料、趣味盎然。故事情节简单,结构反复,在一波三折中蕴含丰富内涵,非常适合低段孩子进行讲故事训练。通过课后习题提示本课教学除了字词句,还有两大目标: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和续编故事。接到上课任务时,我就在课时的选择上犹豫了很久,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呢?在广泛阅读相关教参资料后,细细思考,决定选第二课时,突出故事指导和续编故事,更能体现“思维可视化”。于是抓住“结构反复相似”的这个特点,课堂上以“比一比”为导学:比想法、比招牌、比顾客、比结果……希望能用比较教学法来发现文本特点,理出共同的结构模板,即“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讲好故事。完成了教学设计初稿后,4月7日进行第一次磨课。这次的磨课,本以为能高效完成,结果听课老师的反馈非常一致:语段学习时太琐碎,内容太多,太杂,缺少条理和模块化;而且以一问一答式的为主,学生兴趣缺乏,参与度不高,而且目标达成不够深层,停留于表面,更不要说有所拓展了。

理清脉络,学讲故事

按照示意图讲好故事,怎么讲?三个故事一起教?示意图怎么理?看来平均用力是不行的,于是开始钻研讲故事的指导的分步进行,第一步:共同学习第一个故事的内容,设计了“读—圈—讲”的学习模式,发现关键词,组成示意图,第二步指导学生自学另外两个故事并进行展示。4月20日第二次磨课,为了达成看提示“讲故事”的目标,设计了艾莎公主动画人物参与课堂,带来“魔法咒语”,教会学生“做动作、加想法、有表情……”激发学生兴趣,但听课老师一致觉得“加上动作、表情讲故事”此类要求过高,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同时本课的讲故事更关注于“能按照示意图讲”,并不是“声情并茂、生动有趣”,厘清三个编织店的相似结构才是最关键的。续编故事虽“以问导学”,用问题启发续编,但支架不够清晰,导致学生思路混乱。怎么办呢?

层层支架,续编可视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听起来很简单,却总觉得“可已会不可言传”,无处下手。在与张特的请教中,张特有了奇思妙想,建议通过“创编故事会”思维导图+“表情符号”的形式,搭建支架,是否继续开店开始入手,从“继续开店(倒霉的蜘蛛)-选顾客(高兴的蜘蛛)-改招牌(聪明的蜘蛛)三个角度,帮助孩子形成“思维过程可视化”。我惊艳于这个主意,4月25日马上进行了第三次磨课,课堂脉络越来越清晰,语段的指导教学也收放有度,与生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以目标模块化:初讲故事—导学口罩编织店—自学围巾和袜子编织店—续编故事一环扣一环升级挑战。,随着一次次的磨课历练和团队的共同研讨,我的《蜘蛛开店》终于成型了。

PART.02


张萌 桐庐县城南小学 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师成长,有迹可循从“研”和“导”上下功夫

收到这次活动的任务,我们工作室就召集一起开会。记得那天的天气很好,校园的蔷薇花一股快要长出的势头。同门小伙伴穿着漂亮的裙子,我们好久未见聊得异常快乐。

一起听了师父的讲座《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师父详细的解释了研题导学的理念,从教学设计和优秀的案例中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当即我们磨课团就开始确定上课内容,设计教学思路,再到写双减论文

确定了《“诺曼底号”遇难记》这课,在教学板块设计上没有什么异议:学习重点字词——梳理文章脉络——聚焦船长做法。如何体现“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研”和“导”。

文章中有许多难读的字词,除了需要掌握的字词外,这篇外国文学作品还有许多人名、地名、船名。

梳理文章脉络的设计,要突破难点。设计分为两步,第一步概括主要内容,第二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概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根据学情,孩子们经常概括的要么太啰嗦要么太简略。“当你读完这个故事,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这个设计想法一出现我已经想到孩子们讲到的种各样的答案。可能有:“哈尔威船长,诺曼底号,撞船,牺牲,救人,慌乱……”这些,不就是孩子们脑海中记住的关键信息吗?可是要让他们明白,不是所有的关键信息都要拿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我们要在这些信息中抓住最重要的,放弃不重要的,把主要内容概括的既简略又完整。第二步,从小说的体裁入手,引入情节发展的要素,梳理文段,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一步一步,从课文的迷雾中看清文章脉络。

紧跟上个环节,走入文章高潮,聚焦船长做法。读好人物对话,感受船长品质。

从思维处设计题目

第一次试教问题显露。字词部分尽管布置了预习作业,孩子们也难以解决这些困难。在课堂上短暂的几分钟根本无法落实。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难读的字词较多,于是我们制定了预习单,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关注文章中难读的字词。课堂上以预习反馈为主,同时通过“将人名送入句子”,“将地名送入地图”,“寻找船名之间的联系”,将词语教学从“读”到“建立联系”。

概括文段内容,也在预习中留给孩子们思考。第一次试教这一环节帮助孩子一步步分段梳理,根据学情这一步并没有难倒孩子们,反而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出答案。于是我们就调整了这个设计。课堂上孩子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有的孩子还可以用两个字甚至一个字来概括,令人惊喜。

 

 


前面环节的调整为后面的设计留出更多的时间,我们将“关注人物对话”调整为“聚焦人物描写”。这里不仅关注船长的语言描写,又关注到乘客的动作描写,通过对比,更容易体会船长品质,教学也更合理、衔接。课堂学习中,聚焦高潮,关注人物描写:设计小组活动解决船长的做法这一问题,利用作业本的作业设计,加以修改,去掉环境部分,只关注人物。接着,探讨“船长为什么要在时间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维持秩序和了解险情?”促发学生寻找文中乘客的动作描写及船长语言描写的句子,品读体会,给孩子思维展现的平台。常规设计先品读,再思考,而当孩子们听到“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需要你们帮忙解答一下”时,变得异常活跃,这个问题一问出,孩子们就纷纷举手,分析的头头是道。于是我们打破了常规,不破坏孩子的表达欲,先聆听孩子们的想法,再回头来读句子,关注文章的语言。水到渠成,探讨段落部分的小难点,学生也自然找到了答案。几次磨课,听取大家意见,逐渐修改细化。窗外的蔷薇开的绚烂,瞥了一眼,又回过头来陷入思考中去。

 

 


在磨砺中渐渐成长

离上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因为疫情,被通知改为录制视频。

万万没想到,第一次看到视频里的自己竟然是这样!平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在视频里暴露无遗。看着视频里的自己极为不习惯,讲话的习惯、教态、评价语等平时没注意的小问题也放大了很多倍,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第一次的录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又录了第二次。28号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录好视频,晚上开始加班剪辑,第一次见到了凌晨两点的校园。结束以后,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无论是备课还是任何一件事,都要做的更细致更充分,资历平平的自己,必须敢于接受风浪的磨砺和洗礼,才能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蔷薇花瓣落了一地,终于放下紧张的神经欣赏它的美,总是看到同事们以此为背景拍形象照,手捧书卷,诗意缱绻,柔美又有气质。什么时候磨出了那般气质,我也要拍一张这样的照片。

 

 

PART.03


邵助 桐庐县洋洲小学 执教:《手指》

 


传道授业,润物无声

召开工作会议 确定研学方向

三月底,张特召集我们工作室的所有成员参加会议,明确了此次会议的任务,即安排三位老师带三堂课到县里展示,并且给出了此次研题的方向,主题即《“双减之下: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大家群策群力,分工合作,初期按照各自所教的年级选定要上课的内容,我所带年级为五年级,就决定选择本年段的课,根据教学进度以及时间的统筹考虑,决定选择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手指》。于是,结合我们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通过前期对文本的解读,借助教学参考书等工具书,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就初步定下以这篇课文为例,进行此次活动的导学之旅......

基于单元主题 制定教学框架

接下去的日子,利用空余的时间,会去再次了解丰子恺,走进丰子恺本人,因为他是著名的漫画家和散文家,而他的文章和他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又蕴含道理。课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全文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这次工作室的活动主题是《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如何能让学生的思维有迹可循呢?张特在初期召开会议时,就已经给了我们精神食粮:他为几位工作室的成员单独开设了一个讲座,让大家对此次研学有了方向,即结合课堂作业本,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那么在这之前,我们先要确定整个单元我们的大方向,要学什么?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就文章内容来看,它指的是文章中生动描写手指特点的文字。但仔细琢磨,其实还包含了作者写作手法的巧妙,语言风格的特色以及文字中含有的思想。如果教学中能紧扣这个“幽默风趣”,让学生体会“风趣的语句”,那对于各手指特点的了解、表达方法精妙的感悟就水到渠成了。而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是为了更好的感受语言的风趣,因此,我们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和语文课后习题就制定了教学的三大板块,首先是借助思维导图,厘清课文内容;其次是研读大拇指,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最后是课堂小练笔,让思维有迹可循。三大板块,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设计精准教学环节,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有思考,有创作。

关注学生学情 依托支架解难点

关于阅读教学,王崧舟老师曾有一个非常朴实的见解:“让学生学,永远是最好的方法。”这篇散文,因为是精读课文,所以老师还是需要教授一些方法,有时候就需要扶着孩子们去学习,开头的扶是为了第二课时甚至是后面几篇略读课文更好地放,孩子们对于为什么文章会让人觉得幽默风趣其实只是单纯读了感觉有趣,而我们就是要带着孩子找到为什么语言会形成这种幽默风趣的特点?也要他们明晰并不是所有的修辞方法都可以让人有这种感觉,我们通过表演读,做动作,看,抓关键词朗读,引入小故事明晰“奥妙”等等方法带着孩子们去感受丰子恺先生语言的特色,此刻,教师只需要点拨,学生就能“恍然大悟”,明白这种幽默风趣的“由来”,学生很感兴趣的同时,在带的过程中,他们会思考,继而变成了主动学习、参与,小练笔的完美呈现就是对这次学生主动学习,乐学、趣学的最好的见证。通过激活、调动、激励,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这样走进学情深处的教学,能让我们欣喜地聆听到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

薪火相传授业,喜看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的思考往往容易限于局限,在张特的点拨、引领、面对面传授下;在工作室成员吴蝶的磨课帮助下;在学校老师共同的听课参与下,一堂研讨课应运而生。如果是学生学到了知识,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点拨下,那么,老师呢?又何尝不是在师父的引领下、同伴的互助下成长的呢?所以一代代的薪火相传,才点燃了教育的生命之火。学生、教师均在此次活动中收获和成长。

 

线上教研齐展示

 

 


第一节首先由桐庐县城南小学的周爱泉老师展示二下《蜘蛛开店》。周老师以拓展“蜘蛛”同类词语开头,积累形声字词语。接着回顾第一课时所整理示意图,学会借助示意图简单复述课文大意,以此为台阶起点,开始具体讲故事的旅程。师生共读“口罩编织店”,厘清脉络,抓住关键词,补充示意图:“卖什么~招牌~顾客~结果”,明白课文中故事的结构就是以四个部分为线索展开的。接着创设“课文故事会”的情景,从“看填空讲口罩编织店”升级到“看提示讲口罩编织店”再升级到“看提示进行围巾编织店和袜子编织店擂台赛”,最后升级成“故事创编会”,从“蜘蛛开会继续开店吗?”为索引,发现两种可能,继续探讨还会开什么店?利用,卖什么和来了谁连一连环节,提供续编故事的支架,让编故事有迹可循。接着通过“变顾客”和“改招牌”两种形式,改变课文故事,一环扣一环,不断升级,让学生在不停地练习、复述、创编中,既巩固了示意图讲故事的能力,有发挥了想象力,让思维清晰可见。

 


第二节课由桐庐县城南小学张萌老师展示《“诺曼底号”遇难记》。张老师从理解“遇难”进入课堂。赋予词语具体的情境,读好人名、地名、船名。围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开展,以抓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接着聚焦故事高潮,关注人物描写。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诺曼底号遇难时,船长是怎么做的?”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紧急时刻船长要维持秩序、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乘客的动作描写和船长的语言描写,在感悟与品读中感受船长的品质。

 


第三节课由桐庐县洋洲小学邵助老师带来的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手指》,邵老师从丰子恺的《白鹅》切入,聚焦它的语言风格和中心句,再联系到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入手,明确了这篇课文的重要目标。然后结合课堂作业本的第三题,先是聚焦本文的中心句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聚焦先来品读大拇指,感受语言的风趣,在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品读,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拟人手法的运用,将事物夸大了形象会给人幽默风趣之感,但并不是所有的拟人手法都会有这种效果,同时搭建支架,通过文字对比、切身联想等方法,使学生深入体会丰子恺语言表达上的魅力。她不露痕迹的点拨,为课堂小练笔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整节课版块分明,重点突出。学生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下学有所获。

 

导师讲座明方向

 

 

 

在三堂课后,针对工作室本次的主题教研活动,张特还精心准备了一堂讲座和学员们以及90学时的老师们共享,讲座主要内容如下:

“双减”之下: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

本次讲座张特围绕“双减”之下:研题导学,让思维有迹可循这一主题,从“研题”二字展开。

主要讲到为什么要“研题”?研好题才能弥补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对“题”研究的不足的问题,更好应对“双减”,也是对课标的全新要求。而怎样去研题就要抓住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应点,语文要素与课后习题的连接点,配套教辅与课堂教学的联系点。将课程学习的关键导入学习过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思维的完整性和创新性。

有了这样的理念引导,张特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研题”来“导学”。首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花钟》第一自然段关键句的确定,在交流、讨论甚至“争吵”中引发学生质疑思考,从“题”到“学”,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也得到了发展。其次要做到浑然天成,了无痕迹。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老师巧借课堂作业本于无痕处形成学习支架。另外要做到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如《伯牙鼓琴》中为何只写山和水,老师抛出问题,并拨开云雾,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清晰的理解。最后要做到举一反三,深度研磨。如《花钟》中不同花开放的表达,老师将自己的写作与课文做比较,让学生去评一评哪种表达方式好,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花为何这样去表达。

最后张特还特别强调“研题导学”需注意一下四点,即基于真实情境的创设,基于单元整体关照,基于学段目标的衔接和基于教学评的一致性。通过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发挥“题”的作用,落实语文学习要素,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教而无涯、研不止

教而无涯、研不止。张中良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三位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和学员们的共同帮助下,又实现了一次自我提升和学习、历练和展示,分享优秀双减文范文,本次展示活动或许是一次借鉴,也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张特希望工作室的学员们能:在一次次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使自己在语文教学路上走得更扎实,走得更远......

    关注我们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