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文欣赏 > “明天系”家族人物谱系全图 资产版图拓展至多个领域

“明天系”家族人物谱系全图 资产版图拓展至多个领域

时间:2023-12-11 阅读:52 作者:美文阅读网
  控股上市公司业绩黯淡背后:擅长资本运作,弱于产业运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发现,相比于其资本投资和资本运作的“高手”美誉,对于产业运营和发展实体经济方面,肖建华控制的“明天系”显然不算是“能手”,这从他多年控股的数家上市公司一直以来黯淡的业绩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水平在A股中也应该属于“差等生”,其控股的华资实业、西水股份和ST明科等公司,在“明天系”多年经营和运作下,盈利水平非常一般,资产规模也不是很大。

  例如主营业务为甜菜制糖业和电子业的华资实业目前资产总计25.04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463.7万元,净利润为1596.19万元,同比下降89.9%;2015年,在子公司包头西水水泥停产后,西水股份便将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子公司天安财险上。据业绩快报披露,西水股份资产总计3058.66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3407.36万元,同比下降80.84%;而作为包头市首家上市的地方企业,ST明科目前资产总计为12.79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479.96万元,净利润5107万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西水股份的总资产较高,达到3058.66亿元,但这主要得益于注入保险类资产,即不断筹集巨额保险资金,大手笔增加注册资本,公司的净资产远远高于市值,但上市公司的自我增值和盈利能力并不强。有分析认为,虽然“明天系”在资本运作和金融牌照获取方面颇有所长,但旗下公司的产业整合和经营能力并不突出,弱于产业运营,因此缺乏持续造血能力。

  肖建华自称是巴菲特的信徒,曾表示想把一些上市公司打造成金融投资型的公司,按照沃伦·巴菲特的理论,希望能够慢慢通过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让上市公司的股价提高,一步一步实现良性循环。但在如何运营实体企业方面,似乎难有建树。早在2008年,ST明科投资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时就宣告失败,在产业整合方面一直鲜有作为,媒体称“明天系”控制下的ST明科公司转型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光说不练害苦小股东。

  一位金融业内人士称,肖建华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为自己打造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但在缺乏实业支撑的前提下,这个金融帝国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其精心打造的帝国版图也将会出现根基动摇的情况,前景因此将会变得扑朔迷离。

  控股上市公司成其获取金融牌照的运作平台

  肖建华一直以来对稀缺的金融牌照极为看重。“明天系”内部人士曾称,“在集团资金链最为紧张的时候,肖总都没有主动卖过一张金融牌照,因为这是稀缺资源,日后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回来。”

  有分析认为,肖建华的目标,不只是控股和参股更多上市公司,他的首要任务不在经营上市公司,而是要在金融领域构建更加完整的链条,获取金融行业全牌照,掌控这一稀缺资源,就会有用之不尽的各路资金,更可以为他日后开展不断的并购重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一位熟悉肖建华投资风格的投资银行人士说,在这样的运作思路下,ST明科、西水股份和华资实业等“明天系”旗下上市公司,就成为了肖建华取得金融全牌照的帮手,更成为他继续进行资本运作的绝佳平台。

  这样的思路可以从“明天系”参股恒泰证券(在香港以恒投证券名义开展业务,1476.HK)的过程中看到。

  “明天系”旗下一度拥有太平洋证券、恒泰证券、长财证券、新时代证券、远东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的股份,“明天系”正是通过增资扩股和收购法人股的机会,在证券行业低迷时期扩股和收购证券公司的。

  公开资料显示,恒泰证券前身为内蒙古证券,2002年增资扩股并更名,2008年完成股改,早在2002年,“明天系”在恒泰证券进行增资扩股时就择时进入,当时由“明天系”旗下的华资实业出资9680万,认购8800万股恒泰证券,占其股权比例为13.42%,成为恒泰证券的股东之一,此后又进一步增资恒泰证券。

  2014年,恒泰证券就准备在A股IPO,并于当年2月在内蒙古证监局备案,进入上市辅导期,当时A股IPO速度慢如蜗牛,恒泰证券选择于2015年7月转战H股,并于当年10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这也是内蒙古首家境外上市的金融机构,开创先河。

  有知情人士称,“明天系”对恒泰证券港股IPO有两手准备,最好的结果是恒泰证券顺利上市,如果不能实现,就直接借壳华资实业上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查询恒投证券2016年中期报告发现,恒投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持股11.83%的华资实业,而中报显示,华资实业与持股2.88%的中昌恒远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昌恒远”)以及持股2.33%的上海怡达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怡达”)达成一致行动人,控股比例达17.04%。中昌恒远与上海怡达此前都曾被媒体披露与“明天系”联系紧密,中昌恒远的身影还曾现身竞购北京证券与鲁能私有化的交易中。

  “明天系”大手笔海外資本市场运作

  据多家媒体报道,2009年至2010年,肖建华曾通过香港博智金融和中策集团,意欲以21.5亿美元价格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台湾南山人寿。当时台湾地区媒体称,2009年10月,AIG发布公告称,香港中策集团与博智金融以21.5亿美元联手中标夺得台湾子公司南山人寿97.57%股份,肖建华或为香港博智金融和中策集团收购台湾南山人寿提供资金支持。

  依据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大陆资金被禁止进入台湾地区保险公司,在南山人寿收购案审批过程中,收购方博智金融的收购资金被怀疑有大陆背景,而资金的提供者就是“明天系”掌门人肖建华,台湾《今周刊》曾报道称,肖建华还曾化名“张铭”,最终台湾地区监管部门怀疑并购交易中有大陆资金,该项并购被终止。

  实际上,肖建华的境外并购早就做得风生水起。海内外媒体一直有报道称,从2008年开始,肖建华化名为“张铭”“肖华”活跃在境外,尽管他隐秘而低调,但其在境外布局的多宗曲线并购事件仍被曝光。2012年肖建华被指为背后金主操作的两宗超大型并购交易,分别是收购美国最大的飞机金融租赁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香港上市股权。保守估计,上述总交易金额超过千亿。

  对于“明天系”的资本运作手段,有媒体曾分析称,肖建华采用的是“软投资”策略,即先拿出资金入股并控制企业,然后再迅速抽离资本金,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金融链条以配合其他资本运作,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取信贷资金,进而缓解现实中资本运作中可能存在的资金压力,并利用自己所具有的金融全牌照优势,通过控股金融机构来打通产业链和资本链的通道,他利用“明天系”内部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已经构筑起一个封闭而高效的融资体系为其服务。

原标题:“明天系”声明称公司一切运转正常 此前以肖建华名义发表的两次声明被删除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关注我们

    二维码